这一战,也开始暴露出萧轩身边的亲卫力量战斗力似乎并不是那么突出的事实。萧轩却没有传统帝王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毫不犹豫的撤换掉了一批军官将领。
在思索之后,萧轩也认为虽然直隶警卫部队的岗位十分重要,但也一样应该遵从近现代军事原理的基本规律:只有流水才能最终不腐。同封建皇帝不一样的是,做为意识形态政权的首脑。找到对自己真正忠诚可靠并且爱戴的人并不是一件难事。
足够的兵力和战斗力优势,乃至热气球侦查带来的优势,这让虽然一开始逃亡的波兰人依靠马术有很大逃亡和机动能力优势,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脱那如同梦魔一般的追兵。在最初的交锋之后参与的一万多波军主力乃至随后不断汇合过来的两万左右波兰人最终只有一成左右的力量通过分散突围的方式最终逃过了围杀。
在波兰军队以前同俄军或者瑞典军的交锋中,也并不是没有遭受过失利与败仗。可是一次损失了四分之三左右的精锐主力,乃至接近四成的现役主力,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大败。在华沙最终得到斯摩棱斯克一带大军战败的消息之后,整个华沙也因此风声鹤唳起来。
通过一些消息的打探,波兰人的反应最终还是让萧轩的心放下来不少。至少此时的波军还并不认为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支根本难以对抗的军队。大军全军覆没乃至遭到歼灭性打击,有可能是因为对敌军威胁能力预料不足,也有可能是因为临战判断失误。总之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并没有过去太久的时代,不同于工业时代战争的很多规律,双方的实力相近,因为种种原因遭遇到彻底的失败还是有可能的。
因此在主力军团遭遇到歼灭性打击的情况下,不论是波兰人还是俄国人,自然而然的反应是尽可能的集中足够精锐的主力部队到都城一带准备迎接强敌。
萧轩甚至设想过,如果自己是这些国家的首脑,或者说不同于东方皇帝的“将领君王”十有八九的选择也会如此吧?就这样,萧轩所率领的三四万志愿部队主力虽然在之前同波兰人的一系列追击恶战中也遭遇到了一千几百人伤亡损失,但就像追赶着温度一样继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