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帝国有着悠久开挖运河的历史,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的南北大运河现在还在发挥巨大作用。要是这条连接红海和地海的运河被挖通,绝对帝国那条千里运河更具有商业价值。于是乎,运河的影子还没有,这些商行会首们联名奏皇帝,希望由他们共同出资开挖海运河并交给他们经营。帝国五家商行想控制运河自然不被皇帝张平安所喜,但他不想打击这些商行会首们的积极性,因为仅仅靠华帝国朝廷的财力绝对完不成这项超级工程。于是,皇帝下旨新开挖的运河命名为华外海大运河,也可称为苏伊士运河,帝国以股份形式确认运河的经营权。其帝国朝廷占一成股份,皇帝张平安个人占据三成股份,其余股份由五家商行按照出资例占据股份。
皇帝张平安占据了大部分股份却抠门的不出钱,他下旨征发数十万战争俘获的奴隶,让胡明的嫡次子胡志清以总督身份筹划运河相关事宜。正是因为皇帝张平安打算在战后将这里分封给胡明,而胡明的嫡长子胡志刚因身体不好留在帝国本土,嫡次子胡志清成为了这片土地今后的主人。而且胡志清还是皇帝张平安的女婿,有自家人在此也能保障皇家在运河的收益。华帝国商家修建的滑道还有一个好处,那是帝国的铁甲海船终于可以拖运至地海。有了铁甲船加入帝国船队,央水师提督张森在与美洲水师的交往时嗓门越来越大。现今,地海云集了帝国央水师三艘铁甲船和五十八艘哨船,加美洲帝国的海船已经对奥斯曼水师形成了绝对优势。尽管双方水师没有在海面对战过,由华帝国水师提督张森带领的联军水师已经将奥斯曼水师堵在格克切岛港口内。
格克切岛是奥斯曼帝国水师主力驻地,这里汇集着奥斯曼水师精华所在。格克切岛地理位置重要,这里位于达达尼尔海峡西面,扼守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奥斯曼帝国水师在格克切岛东北修建有港口,三百六十艘作战帆船和一百七十艘被征用的商船构成了奥斯曼爱琴海水师主力。华帝国水师联军要想控制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必须拿下格克切岛消除奥斯曼水师威胁。格克切岛虽然地理位置险要,却不是一个能防守的天险之地。其原因还是格克切岛面积不过四十余华里,并无防守所能依仗的天然屏障。奥斯曼水师驻防的港口直面爱琴海,五道从陆地延伸到海面的栈桥,按照吃水深浅停满了水师帆船。港口正北方有一座高约五十丈的小山,其半山腰朝东面海的一方构筑了炮台。
奥斯曼水师港口西面依托贝德乐山,修建了三道环形防御工事,由一万一千战兵驻防在此。相较而言,奥斯曼帝国更加重视港口南面六里的卡德曼山的防御,奥斯曼将领胡德曼帕夏带领二万步兵和七十门火炮,以三座大营为核心构建了坚固防线。按照奥斯曼一方将领们的认为,华军要是进攻大抵会来自海,如果华军登陆作战在卡德曼山北方和贝德乐南面山谷地带将遭到奥斯曼陆军两面夹击。为此,奥斯曼人将备战的方向转移到海,他们每天晚都会派出十艘左右的三桅帆船在外海警戒,防备敌人从海偷袭。奥斯曼人在华军攻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后,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奥斯曼大军处于全军戒备。华军水师联军以重兵压境,自知实力不足的奥斯曼水师只能隐蔽实力等待战机……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