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二十八章 朝辩(下)

类别:恐怖灵异    作者:夏日的微风83    书名:人间正道之大宋提刑    本书简介
    洪咨夔见自己此言一出,皇上脸上顿时变了颜色,仍是继续道:“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每思及李全孤悬在外,不听号令,备叹养虎将自遗患耳。今朝廷安恬,无异于常时。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若李全含怒蓄忿,变生仓猝,将何以济?何地可控扼,何兵可调遣,何将可捍御,何粮可给饷?恐成大宋之心腹巨患也!依臣之计,不若趁此机会召李全回京述职,若其来,或圈之或用之,再作定夺谋划,若其不来,则明发号令,诉其乖戾大不敬之诸般罪状,使其将士离心、军民背德,然后遣一上将灭此祸患于未萌耳!”

    洪咨夔似乎也知道自己触了皇上的眉头,所以末了跪伏于地道:“臣之言出于肺腑,或有背圣意哉,然为国家安、社稷兴计,不吐不快也,还望陛下圣心息怒,体谅臣之良苦用心。”

    赵昀心中苦笑一声,自己倒是一时脑袋糊涂,只记得洪咨夔直言忠心,敢于和史党作对,却是忘了此君对于李全最是顾忌反感,此前也是数次提请奏告李全之患,却是被史党中人以国库空虚,无力征伐之由,而压了下去。其实史党中人最怕的就是一个‘战’字,以前洪咨夔主张对李全开战,史党众人就弹压洪咨夔,今次李全主张对蒙古人开战,他们又弹压起李全来。洪咨夔见到连史党中人也是站到了李全的对立面,哪有不再次提出此议的道理。

    想到这里,赵昀倒是也没有勃然震怒,而是面有欣然之色道:“其言甚直,朕何尝怒直言!”

    洪咨夔闻言叩伏再三,高呼陛下圣明。

    等到洪咨夔退回朝列之后,李知孝也是借机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洪御使之言甚是稳当持重,朝廷先以金牌召李全回京,视其反应,忠奸自辨,此也正是薛相所拟之策,金牌已于三日前随信发出,不日必将有回信传来。如若李全果真托词不来,则其先前所上保境安民之折必是居心叵测耳!”

    户部尚书余天赐也是附言道:“皇上心怀慈善,实乃江山社稷之福,但也却是莫要中了奸险小人之计啊!”

    赵昀心道这是给我台阶下了吗?什么叫视其反应,忠奸自辨?李全在韩?胄伐金时,在北地揭竿而起和宋军遥相呼应,可是韩?胄大败后,金人勒索岁币不说,非要索要元凶,李全的义兄朱裕被枭首作为平息金人怒火的议和之物。至于李全的首级,也是在宋金议和条款上,跟堂堂“师王”的韩?胄并列。幸亏李全见机脱逃,才没有落得和丞相韩?胄和义兄朱裕一个下场。难能可贵的是,经此一难,李全东山再起后仍以朝廷为念,多次杀退金人,替大宋挡去了不少兵祸,更是将山东诸州收回了大宋版图之内。可是正因为史党一力主和,对于北地义军,除了封了几个虚衔之外,不仅没有粮饷支援,更是封锁了淮水,尤若防贼一般不使其南渡,才渐渐有李全等北地义军首领意图自立的传言流出。

    史党众人要视李全的反应,今次李全上保境安民折,又何尝不是想看看朝廷的反应。如果朝廷再不释放一些善意,怕是真的要冷了这些北地义军之心啊!用金牌召回?李全即便

酷虎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人间正道之大宋提刑 > 人间正道之大宋提刑简介 > 第二十八章 朝辩(下)
申明:人间正道之大宋提刑最新章节,小说《人间正道之大宋提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酷虎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