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胞金娜有着同样感觉的人不少,虽然有几个老派的家伙对于这类场合不怎么感冒,找了种种托辞不肯来晚宴现场,但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这种久违的热闹感觉。就算不来的,同样也挺满意光涌对他们的重视,这些几乎都有着很强悍的过去的老家伙,对这种细节上的事情很看重。
萧永和安德烈并没有太刻意地去迎合这些人。而是以比较平等,比较正常地态度对待他们。他们毕竟是雇主。等到了巴黎,这些教官们才发现,模特们的素质比预中还好一些。虽然都是个俄罗斯各个地方的人,背景、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但这些女孩子都挺能吃苦的。在经过了被“喀秋莎”组织绑架、运输。险些被卖掉成为玩物等等经历之后,这些女孩子们虽然偶尔小小地调皮一下,但总的来说非常自觉地进行各种训练,希望能尽快脱离这种无法自给自足的状态。哪怕这批教没有来。萧永原来找来地那批巴黎本地的教官的素质也很不错,多数都是退役的模特,或者在模特公司有过多年地培训方面的工作经验。这些人同样来自萧永的那些朋友地推荐。
经纪公司很少像这样有模特集体宿舍的。更少有一帮佣兵在看着的。而这种独特的背景也让光涌模特经纪公司产生了一些微妙地变化,在萧永不在的那段时间里,对这个行业没有那么深地了解的安德烈为了方便管,对模特们实行了半军事化管。从日常作息、用餐、训练、了解时尚圈的动态。甚至在模特们本来纯属自觉的身体管,对体重、身高、肤色等等的维护。全部制度化规律化了。经济公司有模特们全部的非常详细的身体档案,还有固定的数据采集机制,一旦有哪个模特偏离了正常值比较多,安德烈立刻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段时间里,模特们每天早上出操,每天晚上吹熄灯号已经成为了这个原先是校的地方地一道独特地景观。更让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女孩子们都对这种生活似乎很适应也很能接受。或许是由于这种独特地情况,模特公司最近在巴黎以及周边地区赢得了一个独特的绰号“斯巴达三百女士”。安德烈满不在乎,他甚至顺着这个称呼搞了个很好玩的雕塑。那个雕塑明显有模仿斯巴达壮士那个电影的某张海报的味道。在那张海报里。一柄短矛靠在盾牌上,显出一种昂扬的斗志和随时准备着战斗的感觉。但安德烈搞来的这个雕塑,在形状构成上几乎完全一样,但短矛换成了上妆用的笔刷,而盾牌变成了装着化妆镜的粉饼盒。这个雕塑,现在就摆在了市郊的模特集体宿舍和训练中心所在的,原先是校的地方的门口。那些来拜访萧永或者安德烈的人,看到这个雕塑的时候总是一愣,随即面心的微笑。
这种纪律性,对于初入这行的模特们来说,也是很难得的一种品质。萧永了解这一点,他虽然觉得三百多个美女出操的场面未免有些震撼,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是,还是继续贯彻这个传统。这对萧永来说,只是小问题。现在,一下子多了那么多顶级的教,模特们的素质高更快,各种课程的轮转更自由更充分,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同时增长了一大块。而如何让这些女孩子们能找到合适的项目,则成了萧永的当务之急。他曾答应过那两个叶捷琳娜和卡琳娜那两个小姑娘,让她们可以尝试其他方面的工作。现在看起来,除了培训成本比较高了那么一点,需要多管好多年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