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这种技术,司徒联已经完全放弃了,他是从在北辽没人看得起的技术官吏做起,一步步爬到今天这个位置的。他已经六十五岁了,幸好当年当石匠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现在还顶得住繁重的工作。而且,他有时候还真的得感谢东平,正是东平的工匠、技术的崛起,让现在各国地技术官吏的身份都同步得到了很大的升,各国上层都指望着他们能够模仿、生产出那些叶氏工坊的工匠都已经觉得没技术含量的东西。或者至少是有办法克制这些东西,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司徒联倒是开发出了北辽第一代的防空系统,那是由各种各样地不同的装备组合起来地,最主要是三个军械:弩炮、气球、火箭。
北辽倒是搞明白了东平的热气飞艇的原,但他们却没有技术力量造出可以有良好操控性的飞艇。但载人和不载人的系留热气球倒是没什么问题。===载人和不载人地气球,可以充满个空中。阻滞敌人的飞艇的行动路线,而一些小型气球的急速升降,甚至可以起到攻击飞艇地作用。考虑到飞艇要进行精确的对地面攻击,不能飞太高,系留气球至少可以阻止东平的飞艇大军将火油弹准确投到重要目标头上。而那些载人的气球里。还有精锐弩手手持重弩,尽量近距离地去射击飞艇。在漂浮中射击的精度如何姑且不论,至少能起到点威吓的作用吧。
北辽能搞明白弩炮并且投入批量生产,算得上是一大成就。而司徒联看中了弩炮的炮架小,展开方便,能够配合高仰角地射击。他麾下地工匠队伍搞出来最夸张的高射弩炮可以垂直发射,而炮架则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人力地……射高自然是高不到那里去,使用比较轻的带稳定尾翼地长杆炮弹,能够打到差不多四百尺到五百尺左右的高度。现在。这种弩炮已经在北辽首都燕京的城墙上布置了一些。主要用来训练兵士,专门操作这样的东西。这玩意和平射的弩炮的风格。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要是叶韬看到司徒联搞出来的火箭,估计叶韬赞叹一番。这可是在完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原创出来的玩意。虽然叶氏工坊也有类似的东西,但系统是完全不同的。司徒联搞出了十二连装的火箭发射器,能够将带着一点点火油弹头的火箭密集地射到七百尺高。只是射弹散布太大了,要多组火箭弹一起发射,才能比较有效率地覆盖一片天空。可还有个问题,那就是火箭的箭簇是触发式的,一旦没有打中,掉下来之后造成的危害同样巨大。
这些东西问世之后,司徒联已经为西路军、东路军和北辽王室进行了三次演示了,成果斐然,引起一片啧啧称奇声。他这个向来不怎么招人待见的尚书,居然也获得了丰厚的赏赐,在朝廷的诏书里,更是用了“朝野士气为之一振”这样极高的评价。公布内同样对这样的成就兴奋不已,各级官多多少少获得了些赏赐,那些主持开发的老工匠和手艺人,也都一下子变换了地位,被奉为上宾。在之前,北辽方面对于西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