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李氏远洋船队回来,顺带着就把李家派出来的这两百名学子给接回来了。李天佑对这些学子相当重视,甚至于比对那些材料还要重视,因此,得到消息后,李天佑连忙放下了手头的一切事情,赶到了泉州港。
赶到的时候,那两百名学子刚刚下船。远离故乡四年,现在终于回到了祖国,这些人都兴奋莫名。李天佑赶上前去,一一询问他们学习的成果,代表李家,欢迎他们回来,并当着众人宣布,这些回国的学子一律编入李家与美国人合资兴办的、设在九莲山山谷中的研中心,李家将付给他们高薪,其薪水比他们在美国找到的工作还要多上几成。李天佑并没有去询问当时有几个学子不愿意回来,既然他们都回来了,过往的事情他一律不想去追究,只要他们能够为中华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就行了。
人群中,李天佑惊讶地现,有一个五六十岁的白人老头子站在那里,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身边围着十几个学子,额头上皱纹密布,一脸的沧桑。李天佑连忙赶上前去,,先打了一个招呼,再用流利的英语问道:“你好,先生,请问,你是谁呢?”
那个老头子对于李天佑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相当的惊讶,愣愣地看了一会儿,刚刚要回答,旁边的一个学生却深深地鞠了一躬,代他回答道:“四少爷,这是我们的老师霍兰。”
“霍兰?”李天佑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开玩笑,这批学生,怎么把个后世有名的现代潜艇鼻祖霍兰给弄到咱中国来了,他想也不想,连忙上前一步,紧紧地握住霍兰的手,大声说道:“原来你就是霍兰先生,今日得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霍兰愣了一下,奇怪地问道:“请问,你就是我那些学生口中经常说的四公子?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李天佑呵呵笑了起来:“我当然知道了,霍兰先生在潜艇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的程度,数遍整个世界,在潜艇方面能够比先生强的几乎没有。去年先生建造的‘霍兰五号’,更是让在下佩服莫名。不过,在下认为,在主炮的设定上,还是有一些缺点的。在下一向认为,潜艇的主要作用是偷袭,只要配备鱼雷就行了。‘霍兰五号’潜艇的主炮有两门,而且,只能通过移动潜艇来瞄准,所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