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万籁俱寂,唯有黄花梨木桌上的红烛在上好的丝绢灯罩里跳跃。
碧纱重重叠叠,檀木桌一隅,青铜鎏金的香炉里焚着迷迭香,幽幽不绝如缕,静静地回旋于御书房上空。
沉重的呼吸声,响起在周遇吉、黄得功和平头哥的鼻息之间。
皇恩浩荡啊!
可也压力山大!
皇上对京营和勇卫营投入如此之大,又对他们如此信任,反而令他们不敢轻易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不是圆嘟嘟,可以拍着胸脯不负责任地乱说。
生死事小,他们唯恐自己才能有限,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和厚爱,更耽误了了皇上的大计。
若此,千古罪人矣!
“怎么,没信心啊?”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轻轻吹拂漂浮的茶叶,微微的呷上一口,吔视一眼他们。
请将不如激将!
有敬畏心是好事,但也不能太过。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此乃千古不变的道理。
“臣必竭尽全力,完成皇上宏愿。”
平头哥曹文诏脸上肃然,撩袍跪下誓言说道。
“臣必竭尽全力,完成皇上宏愿。”
周遇吉、黄得功紧随其后。
“好!
让吾等君臣齐心戮力,共建京营和勇卫营,复太祖成祖昔日荣耀。让大明的铁骑纵横四海,建旷世奇功!”
等的就是这句话,要的就是这精神!
崇祯皇帝哈哈大笑霍然起身,几个健步奔上前去,亲自搀扶起这三位大保镖兼打手。
大明长期的崇文抑武,加上各种社会问题,人心涣散积重已久,蓦然想要有所改变,自然不是如此容易。
崇祯皇帝在穿越过来后,就日夜在考虑这个问题。
至于说军队的战斗力问题,他并没有过分担心。
实践证明,建奴虽然凶悍,但也绝非天下无敌。
历史证明,只要人数相等的两军对垒,只要调度得宜,后勤无忧,彼此厮杀起来,大明军队未必就全无招架之力。
白杆兵、天雄军、关宁铁骑、戚家军,皆是以劣势兵力重创建奴。
可惜的是,他们要不人数太少,要不没有友军配合,终究徒劳无功。
所以,崇祯皇帝相信,只要几支拳头部队组合一起,即便不能摧枯拉朽的取得胜利,也绝对不会大败至输。
如果建奴真的勇猛到一个个仿佛天兵天将,那么边关九镇也不会稳若磐石,大明也不会延续那么久。
归根到底,还是汉人自己出了问题,强汉传承悠久的凝聚力被打散,而不是建奴鞑子真的就无可匹敌。
过去所面对的问题是,为君者无必伐之决心,为将者无必战之勇气,那么为兵者自然也就无必胜之底气。
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将自己的决心展现给下面的将领,然后带动全体将士万众一心,取得胜利。
其实,崇祯皇帝从战略上是蔑视建奴的。
事实上,由于建奴军队成分过于复杂,作战多凭一腔戾气狠劲,劳师远征一旦无果,难免要后继乏力,乃至于酿生骚动。
狗屁的什么满人过万不能敌,那不过是自吹自擂,打击大明将士的军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