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老电影里时常可见这样的场景:战士经过了万千险阻终于和大部队会合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说:“终于找到组织了。”古人不用找家族就是他们的组织。这种同祖同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无可替代的。
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同样倾国与倾城家人难再得。家人不可再生之资源。灾难深重、战火频仍的中国断裂了多少家族的记忆。生而为人或能上溯十代二十代而更为遥远的祖先却已不能知道他们身上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已永归于尘土。
时常有人言说对国人之人性了解最为透彻的推鲁迅先生。在我看来为鲁迅先生所特加关注的乃是国人人性中阴暗卑微的一面先生身逢乱世不得不持此以为敲打警醒。而为孔老夫子关注的却是国人人性中明亮光辉的一面。一本论语时隔千年却仍能让人从中读出自豪读出幸福。夫子可谓知国人也正因有此自信所以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倘以二十多年为一世的话从孔子到今天差不多刚好百世。百世之内夫子知也。百世之后夫子知乎?夫子如果活到今天又该会有怎样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