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进士出身其实寇准的举动中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因为宋制规定:进士中佳者可以进昭文馆、史馆、集贤馆和秘阁只有馆阁中人才有机会得到翰林学士知制浩的封赐。而北宋的最高权力机关??两府(中书省枢密院)缺人只能从翰林学士知制浩中选用。晏殊少年春风得意一下进馆入阁加有君上青睐最有希望长驱直入朝廷中枢那岂不是打破了北人垄断朝廷的格局吗?这是出身于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人的寇准所不能容忍的。他阻止极力反对宋真宗赐晏殊同进士出身表面上公开搞歧视实际上是维持赵宋王朝从不用南人为相的体制。要知道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经宋太祖赵光义两朝四十多年从来没有南人位列宰辅的先例不用南人当政是当时北宋王朝的潜规则。直到宋真宗天禧元年启用王钦若为宰相才打破了北宋王朝的惯例。现在向为南人的丁谓就打算抓住晏殊也身为南人的这一点欲说动晏殊让晏殊与他结成同盟。丁谓领着刘太后的懿旨来到晏殊的府邸。晏殊连忙摆出看案叩接刘太后的懿旨。有了枢密使钱惟演的提前通气晏殊自然装作一副对太后懿旨茫然无知的模样。晏殊行过叩拜大礼后丁谓宣读了刘太后的懿旨然后把懿旨交到晏殊的手中。“尚书大人皇家祭祀乃国之大典尚书大人可要认真行事。“晏殊双手捧过太后的懿旨口中答道:”太后龙恩浩荡晏殊一定不辜负太后重托。“随后晏殊把懿旨供奉在香案之上这才和丁谓分主宾端坐书案两旁。“尚书大人你乃新官上任即赶上这国之重典真是可喜可圆啊。若是这差事办得漂亮少不得在太后面前又记一功。”丁谓端起茶杯笑呵呵地对晏殊说道。晏殊连忙抱拳道:“晏殊安敢谈什么功劳啊?只求能将这大典办得隆重风光不辜负太后美意便是。”丁谓道:“尚书大人能有如此胸襟老夫深为佩服。”顿了一顿他接说道:“可恨有些宵小却不识尚书之胸襟。任意在太后面前诋毁尚书大人。说什么晏尚书新官上任刚刚几日。人地两疏如何能担得起如此重任?有说道上门尚书大人身为南人把皇家祭祀大典交于尚书大人手中。于礼不合有换皇家尊严!真乃气煞老夫也!”晏殊脸色为之一变强笑道:“怎见得这皇家祭祀大典北人能办得南人就办不得呢?晏殊身为南人却是不服。”“是呀!”丁谓见晏殊火气上来。心中暗喜他捻着山羊须道:“老夫当时就在太后面前直斥他们乃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