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来到这五庄观的时候,镇元子却不在家,那鸿钧老师叫圣人去紫霄宫听课,却是也给把镇元子也给叫上了,那镇元大仙虽然自称与圣人平起平坐,但却不敢不听鸿钧老师的教诲,收到鸿钧的诏令镇元子哪里敢怠慢,急忙吩咐一下,便提前一日来到了紫霄宫前等候。
镇元子平日里开门讲法,无论你是路过的神仙,打柴的樵夫,云游的道士,还是那山中的走兽,云中的飞燕,水里的鱼虾,亦或者土里的花草,皆可以来听,在这里得道的散仙不计其数,可是你听去了是你的本事,若你想叩谢镇元子,或者拜镇元子为师却是妄想,镇元子这万万年来从未收过弟子,手下只留了两个童,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是童,可清风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也已经一千二百岁,不过这两人自生下来便留在了五庄观里,平日里不曾外出,更兼修炼道法,性格还似孩,可见万寿山洞奇妙,镇元子的道法惊奇。
镇元子临行之时吩咐二童道:“我收了鸿钧老师的法帖,不敢违抗,要去紫霄宫听讲三日,你两个在家仔细,平日里用功打坐,不可懈怠,只是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一个给他吃,一来权表旧日之情,二来也好留一些香火之情。”二童道:“仙师的故人是谁?望与弟子听听,我等好接待。”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今往西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仙师不敬道更不拜佛,和那和尚有什么关系!”
大仙笑道:“你等哪里知道,那和尚乃是大日如来弟子金蝉子九世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与我敬茶,故此是为故人也,这金蝉子如今肩负了佛教千年的气运,取经之后便可立地成佛,不可觑,你等不可因为他是个和尚变轻视于他。”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