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羯的父亲没有办法,只能向高凝的爷爷求救。
太原高氏的家训是“敛”,高凝的爷爷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易家这么快开罪虞静。
高凝知道后,亲自去了一趟陈留,和易羯谈了一谈。
最后他给易羯指了一条路,让易羯带着他的信去洛城投奔谢陵。
叶承舟道:“对太宰大人来说,保住一个对大宁有用的人比不开罪虞大人要重要,对谢伯伯来说也是。”
独孤信沉默()。
叶承舟又道:“可是对虞大人来说,应该是相反的吧?”
“我知陛下尚在记恨三年前那件事,说实话,我也挺记恨的,我恨他把阿韵养得如此懂事,如此识大体明大理。”
“……”
“可是假如他不曾这样用心地教养阿韵,阿韵也就不是我们喜欢的那个阿韵了。”
独孤信安静地听完这番话,一个字都没说。
当天夜里,派出去营救易羯的人传回了消息,说情况比他们想象中要好。
拓跋沐那边确认了苏衍已死后,当即就放弃了和于复围剿易羯后再一起攻城的计划。
他赶着回去抢皇位呢。
至于于复,他也不傻,主帅已死,全军动dàng,他又不是北芒人,何苦一定要跟大宁将士硬拼。
反正不管谁当了北芒的皇帝,都不可能不忌讳他这个外姓族人,就像当初忌讳苏衍一样。
但易羯还是受了不轻的伤。
他带着人回城时,易珂直接哇的一声哭了。
独孤信命他好好养伤,期间又亲自去探望了一次。
叶承舟知道,这多疑的天子是去确认他之前那番话的真假去了。
毕竟这些世家秘辛,原本同他们姓独孤的扯不上什么关系,他自然也无从知晓。
叶承舟对此问心无愧,gān脆没有理会。
他现在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独孤信能够摒弃前嫌,准他留在洛城。
他在独孤信准备开始整顿三军的时候提了这件事。
他说:“如今我已没有一个在北芒当皇帝的舅舅,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独孤信目光复杂,几度张口都没有出声。
两人是在塔楼上谈的这件事。
过了很久之后,独孤信才道:“你先跟我回建城,我有另外的事要你去办,等办完那件事,你再考虑终老洛城的事吧。”
此时的叶承舟只注意到了独孤信最后那句话。
他想也好,只要从今往后,独孤信不再整天疑神(shubao)疑鬼觉得他要叛变,那再帮他办一件事也无妨。
左右他们两个除了情敌关系,也还有年少时的几分情谊在。
……
大军回到建城时,建城已经入夏。
皇帝御驾亲征,还打了这样一场好仗,百官商量之下,便决定一齐出城迎接。
独孤信倒是没腆着脸把功劳都归给自己。
没有易羯亲自去挡于复,没有叶承舟对自己的亲舅舅毫不手软,这会儿这群人跪在地上迎接的人可能就是苏衍了。
所以他非常大方地在百官面前封赏了叶承舟,至于易羯,在洛城时他就已经下过了圣旨。
虽然苏衍已死,但虞静听了圣旨,还是坚持认为,叶承舟的身份不合适。
他这理论叫高凝难得反唇相讥了一番:“照虞大人的说法,咱们这些人,不也全是前朝旧(fq)臣之后吗?”
谢陵立刻跟上:“嗯,我想想,虞大人的曾祖,似乎就是前朝最后一位大司马。”
虞静气得七窍生烟,刚想再说点什么,就被独孤信一句“行了”给阻止了。
经历过洛城一战,又听了易家的往事后,独孤信心中已经有了偏向。
所以这会儿他看着虞静,倒还真不顺眼了很多。
等他回到宫中,听完他留在饮露殿的暗卫报告之后,他对虞静此人的心情顿时更加复杂。
“摆驾,去太后那。”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