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开拍之前的祭奠,感动了所有人,这个民族自满清以来经受的欺辱和蹂躏,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个人的血液中,不管他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丘八,还是读书万卷的知识分子,在这一点上,都是殊途同归的。
这样的一个看起来极为简单的方式,无形之间就将剧组所有人包括那五六千赶来支援的士兵们紧紧凝聚在了一起。人心齐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5月1日,这一天风和日丽,舟山群岛东方的海面上,风平浪静,二十多艘军舰停泊在港口中,煞是壮观,所有的舰长都被我请到了会议室里,详细地介绍了注意事项之后,这些人纷纷离座,各就各位。
这一天,是开拍的日子。
面对大海,拜上了香案和贡品,在乞求老天保佑我们拍摄顺利之后,二十多艘军舰拉响鸣笛,驶出海港,驶向远方。与此同时,岸上更是忙碌一片,在我的亲自指挥之下,五六台摄影机各就各位,沃尔什担任我的副手,郑正秋的儿子郑小秋以及史量才扮演的老渔民穿好了戏服在海滩上等待,他们的身后,是征集来的十几艘小舢板的渔船,挂着yù望,所有人盘着辫子,穿着破烂的衣服,静静等待着。
现场无数人站在后方围观,都要看看这第一个镜头是如何拍摄的。
“准备好了么?”我看了看沃尔什。
“全部准备就绪,就看你的演员了。”沃尔什呵呵一笑。
第一个镜头,很简单,这部电影的开头就是采用一种倒叙的手法,由中国渔民被日本军舰欺负,引发老渔民怀念曾经的北洋水师。对于史量才,我不担心,这家伙也算跟着我习练已久了,表演没有任何的问题,唯一的担心,就是郑小秋了。这个小家伙虽然六七岁就登台表演了,可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很紧张。
“开拍”我一声令下,五六台摄影机同时运转,有条不紊。
中国渔民在海上打捞,日本军舰横冲直撞,撞毁渔船,很多人船沉人亡,日本军舰扬长而去,老人在孙子的追问下仰天长叹,引出北洋水师的故事。
出乎我的意料,拍摄进行地十分的顺利,史量才自不必说,还没到十岁的郑小秋,玲珑剔透,表演得十分自然,让我极为诧异。
第一天的拍摄搞了个开门红,剧组喜气洋洋。
这种局面,很快延续了下去。
接下来的前一个月,拍摄的戏份,首先是室内戏,都是展现北洋水师内部关系的人物戏,一个个人物,闪亮登场,戏份之紧凑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起来,虽然分了三个摄影组进行,但是因为内容实在太多,依然有些捉襟见肘。
这些戏,显然不是按照电影的情节进行,完全是集中在一起拍摄,拍摄现场,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新手,虽然之前拍摄过一些角sè,但都是次要角sè,戏份很少,一旦挑起大梁,就不一样了。不过在我的带领之下,加上地密尔、沃尔什这样具有丰富经验的导演的现场指导,往往最后还是能够拍摄过关。
经过近一个月的磨合,基本上所有的演员都进入了状态,拍摄也越来越顺手。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虽然室内戏还有一大半,但是沃尔什和地密尔都觉得拍摄室外戏的时候差不多可以进行了。
“蒋,你们的演员,我很佩服,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还能够有如此的表现,简直不可思议,我认为可以拍摄海面上的战争戏了。”地密尔穿着一件北洋水师的号衣,也拖了个假辫子,站在我旁边抽烟斗,他的那一身的打扮,让我哭笑不得,不光光是他,沃尔什以及所有的剧组人员,都穿着这样的衣服,说是可以融入情境,而且他们穿上衣服,也能够给演员一些情绪上的帮助,不过他们那不伦不类的样子的,的确搞笑。
“我认为地密尔的意见是对的,演员的磨合已经完成,最重要的海面战争戏完全有条件进行了。”沃尔什坐在一条渔船上,敞开xiōng口晒太阳。
“那就开始吧。”我微微一笑。
海面战争戏的拍摄,是我最为担心的。一来是因为需要极强的场面调度能力,虽然剧本上写明了具体的内容,但是要把这些内容转变成实际的镜头,拍摄的时候引导那么多军舰如何行进,是非常困难的,这方面我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