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平洋舰队连续三次的全军覆灭,损失的舰艇固然令美国人心痛,但这还不是关键。让美国人真正不能承受的,是海军一线官兵的伤亡。海军不同于陆军,其专业性更强,因此军官的养成也格外的困难。连续三次的全军覆灭,几乎耗光了美太平洋舰队的现役和储备海军军官。如此一来,固然美国人依旧有能力迅速的建造出更多的航母,能够重新将太平洋舰队的架子搭起来,可是缺少了富有实战经验的一线指挥官,即使是杜鲁门这个门外汉也知道,再对上中国人依旧可能是送菜。
这也是美国人强烈要求英国人介入太平洋海战的主要原因。英国人的远洋舰队才刚刚组建完成,进入太平洋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国人的航母舰队就向菲律宾开了过来。没有可以相抗衡的海军,美国人可不认为单凭陆军就能抵御住中国人的进攻。而如果再来一次菲律宾大撤退,那美国还有重来的机会吗?中国可不是日本!
“暂停帕劳攻势,全力守卫吕宋岛。中国人如果胆敢发起登陆,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也必须将中国人挡在吕宋岛东部。只要我们能顶住中国人的进攻超过两个月,我就有办法说动英国人和日本人发动一场针对中国人的围歼战。是的,我们必须通过一场围歼战来打击中国人的士气。诸位将军,难道你们不觉得中国人现在太顺了吗……”
这段时间,因为美国的国际形势空前恶劣,杜鲁门显然狠补了一番军事常识。这番话讲出来,虽然缺少细节上的东西,但是大方向却把握住了。
从学兵军崛起开始,用“太顺”来形容中国还真是恰如其分。国内战场不必论,从学兵军入主广州开始,日本人就打不动了。及至学兵军将福建还有浙江皆收入囊中,日本人更是一直被压着打,乃至于最终不得不退出大部分中国地区,龟缩到东北三省。学兵军不仅在国内战场上一直保持对日军的压制状态,在国外战场同样如此。细想起来,不管是中南半岛的战争还是马来半岛的战争,乃至于澳洲之战,只要中**队出现的地方,日军无一一一败北。
中**队的“太顺”,还可以体现在援苏之战和南美之战中。值得一提的是,苏俄战场态势的转变,正是在中国远东远征军加入战场之后。至于南美之战,那更是美国人集体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