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苏俄无法击败德国,但是再加上美国和英国呢?至少在杜鲁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至于为什么要攻击德国。同样在杜鲁门看来,理由也是相当充分的——“德国有仅次于美国的重工业,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技术上,德国人甚至要领先于我们。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为德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以及工业原料,这些,都是美利坚现在急需的。在这里我可以保证,只要能够占领德国,哪怕是和苏俄平分德国财富,美利坚也能从中获取足够的收益,不仅能够一举改变国内因为战争引起的经济萧条,而且还能获得一些核心技术,从而让美利坚继续在世界上保持工业技术领导者的地位……我没有质疑罗斯福总统的意思,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白宫在二战中的定位实力错误的。当初,我们不应该在太平洋战场上牵涉太深,而应该果断的出兵欧洲……”
和那个时空相比,或许是因为美国的国家形势要恶劣得多,需要杜鲁门拥有更好的口才。所以这个时空的杜鲁门,且不论其执政能力究竟如何,至少其口才有了长足的进步。乃至于每每都有惊人的长篇大论,也因此在后世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在太平洋地区,美国至今已经投入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另外,根据计划,还将在此后三个月的时间内投入将近二十万的兵力,从而能确保在海军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守住菲律宾还有澳洲,并具备向台湾进军的能力。
帕劳群岛还没能拿下来,美国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如果欧阳云知道美国人的这个打算,不知道他会作何评价。按照小长官的个性,他应该会叼起一根烟,在吐出一个烟圈之后轻蔑的说道:“痴心妄想!”
根据孔令仪从华盛顿传回的情报,中国最高统帅部知道美日英正在筹划一次大规模的反攻。不过因为没有更具体的情报,所以最高统帅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