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的人,全部站起来郑重地道:“是!”
“都去吧!”苏三摆了摆手。等所有人都离开了,他才重新坐回书案之后。
为了定**,济老归天的消息传来,他都没有离开军营一步!与周盈盈的婚事,虽然太妃有过暗示,他自然也是找了借口往后推。
眼前的这支军队,他一意的特立独行,为的便是让定**快速的进步。两个多月来,他的每一个心思都用在了定**中。
好在,定**的成长比他想象中的进度还要迅速。这自然归功于定**的成员组成。
来参加武科举的那些武人,武技就不说了,自然是比普通的兵士要强上许多。而且这些武人,大多数都读过一些兵法,都拥有出人头地,卫国保家的思想,所以对他的教导,吸收起来,便比普通的士兵强上许多。
再加上,封闭式的训练,杜绝了一切可以干扰到定**势力的侵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定**的成长自然是极为迅速的。
做为皇帝钦定的定**,装备是全军最好的,军饷是全军最高的,再加上苏三暗地里对定**的驾御能力。使得定**从一开始就站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上。
这种特质是封朝所有军队所没有的。
清一色的武技高强者组成的强大战力,不可避免地让整军产生了强大的荣誉感,加上皇上钦定的军名,使定**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高高在上,虎视群雄的感觉。
苏三的整合,让定**又拥有了团结协作的思想,使定**整支军队,在极端团结的情形下,对其他的军队,也产生了极强的排外心理。而这种排外的心理,又让整个定**有一种不想输给任何一支军队的决心。
然而这一切,都不足以让一支军队成熟!也不足以让定**成为一支让人望而生畏的军队。
一支军队,只有经历了死亡,只有不怕死,那才叫真正的军队。
文不爱财,武不怕死,天下太平!
所以,定**从一开始,便把死亡摆在了练军的第一位。苏三要让所有进入定**的人从一开始就明白,死亡就是军人最后的归宿,若是怕死,就千万不要呆在定**里。甚至苏三在许多训练中,都会让死亡时不时地现出身影。
尽管定**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死亡与忠诚的观念,在定**里,始终是主旋律。
如今的定**,苏三不敢保证所有人都会坦然地面对死亡!但苏三可以保证,所有人都不会害怕死亡,不会避违死亡。不会因为死亡就在眼前,而精神崩溃。
有了这样的一支军队,定**便拥有了随时可以一战的资本。
虽然这资本并不雄厚,但擅长以小搏大的苏三,一定会好好的利用好手中的资本。以前在商战中是如此,政坛中是如此,如今军事中也必然会是如此。
万事相通,战场上用的手段与商战中的手段并无不同。只不过战场上,战局构成的条件,不为苏三所熟悉罢了。
事实上,苏三也在学习。
就算他比普通的人,表现出了思考更全面的特点!表现出了万事皆在胸中的自信!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充分地发动着所有人的智慧,来充分地分解着战场中的每一个动态。
他希望通过一些科学的举措,准确地把握住战场的脉搏,一直走在主动的位置上。
定**一定会有一战,但这一战必然会在一个关键的战场!为了这一战,苏三一直在做着准备。他自然不会让定**的一千精英去送死,所以,他宁愿冒着被京人发现的风险,也要调来余州军与黄州军协同。
在苏三的思想里,他不仅希望定**要成为一支铁军,而且希望定**,能更大限度地带动其他军队作战。
一个人可以影响十个人,十个人可以影响一百个人,一百人个可以影响一千人,一千人可以影响上万人。他需要这样的快速的影响力,他需要足够的威望。
而这威望,就是要通过关键的一战来实现!这一战,就是平台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