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贵。
舱内装点得甚是雅致,屏风隔栏,桌椅俱全。三人分宾主坐定,那男子吩咐
船上伺候的丫鬟摆上香茗,一番见礼后,三人才开始闲聊起来。
二人互通了姓名,那男子来自湖广陆氏,堪堪而立之年。是当代陆家家主之
侄,名叫陆秉青,字伦观,算起来正和徐纶同辈。负责陆家与琉球、朝鲜、日本
诸国的海外贸易,这趟正是押运一些土产、丝绸、茶饼等货物去南洋诸国贸易,
顺便处理一些家族事务。
二人渐渐熟络起来,不知不觉地开始谈论些天下大势。
「哦?徐公子居然是当朝徐阁老之子,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了。想不到徐公子
小小年纪就已是功名在身,只是轻弃科举正途,殊为可惜啊。」
「陆世兄此言差矣,今日之天下,早已今非昔比。武王早已言明,儒学经义
只是百艺之一,当今世界,亦非只我大明天朝一国,西番列国皆已磨拳擦掌,远
航争霸,所依仗者,自然科学是也。若我天朝之民再不觉醒自知,不久将落于众
国之末也。明日之大明,必将是百花齐放,文理共治之天下。」
「我弃文从理,便是想顺应天下局势之变,为大明之兴盛尽一份心力,为我
世家子弟做一个表率。」徐纶斩钉截铁地说道。
……
娖姐姐在一旁默默听着,暗暗点头,之前没发现,没想到小纶纶还是个胸中
有沟壑,心怀天下的好男儿呢。嘻嘻,他谈论国事的时候严肃的样子真好看,和
他老爹真像。
也难怪陆秉青那样子说,虽然武王一党自执政以来便不遗余力宣传百科并行,
但传统的力量岂是那么容易打破?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多还是那些穷人家子弟,
而那种修路造船、治水建屋的工作,世家子弟大多是不屑于去学习的。
尤其是像徐纶这样已经有生员功名,却放弃了圣人之道的,更是异类。大概
也只有他父亲这样本身作为武王一党魁首的,才会开明地同意他弃儒学而改入大
学吧。
徐纶在谈话中也渐渐发现这个陆世兄也算是有些才学的人,只是大约由于年
岁长了些,所以观念也很保守。
二人都说服不了对方,便闭口不谈这些价值观上的差异,转而聊起行走四方
的见闻。
「不知如今去南洋诸国贸易,可还顺利么?小弟听说南海常有海盗出没,不(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