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董卓对李凯倾诉这个想法的时候,李某人就认定他会失败,并且已经预见或者说更加笃定董卓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尤其是在臧洪、臧子源的牵头下,由张超、张邈、孔伷、刘岱等人组成的第一次讨董联军已经华丽出炉的时候;有了第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直至董卓倒下!南阳郡在这一次的联盟当中充当的角色也不过是个啦啦队,只会在他们身后叫嚷几嗓子,绝对不会上前一步;其中的原因,说穿了有二,其一董卓现在还占据大义,他还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他现在还是一个忠心辅佐汉室的忠臣,没有皇帝诏书,对他讨伐,根本站不住脚;其二,南阳郡现在内忧依然存在,尤其在兵马数量上,仅仅一万八千人可战力,这是一个硬伤,作为硬实力,无论什么时候武力都要放在第一位,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不是白说着玩儿的;基于时间上的限定,以及刻不容缓的形式,李凯毅然决然的决定募兵,扩展武力!
募兵是要有理由的,这个江夏郡的区星与郭石给了他足够的理由,保境安民,清剿叛党这两条理由随便拽出一个都可以得到朝廷的许可,于是乎他写了一篇辞藻华丽,慷慨激昂的奏书交给袁大少爷过目,袁术看了两眼就将太守印绶印了上去,快马传递而去;有了扩充武力的理由之后,那么就干吧!军队,都是由人与武器组成的,先前缴获了一批可以武装三万人的兵甲,李凯也就决定召集三万青壮,阜阳县六十万流民,二十比一的比例足够他们精挑细选的完成募兵;募兵工作很顺利,意思没有阻碍,开出的条件也很吝啬军饷?扯淡!大汉边军打仗也没有军饷,只有粮饷,也就是管顿饱饭就得了,即使这样无数的人还是争先恐后而来;于乱世生存,非常之艰难,吃饱饭就是很多人唯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