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连绵起伏的山峦被晨雾笼罩着,满目荒凉,清晨的村庄很宁静,因为过年人们生活规律都打乱了,许多村民们还沉浸在美梦中,家家大门上都贴着红红的春联,春联的内容五花八门,大多数家门前屋檐上高挂着红红的灯笼,还亮着的灯笼,说明这家人还没起床,所以它们还在辛勤的工作。
张小川裹紧军大衣开着摩托车行驶在去县城的公路上,因为是在春节期间,公路上几乎看不到过往的山里人,偶而有几辆载客不多的长途汽车往来行驶,经过整个秋冬的枯叶堆在山脚下,厚厚的一层,一阵凛冽的寒风吹过它们就变着各种姿势在公路上翻滚、追逐,山上大多数的树只剩下光秃的树干和千姿百态的枯枝,树叶几乎全部落尽,还显点浅黄、淡绿的是片片竹林和松树林,偶而头上飞过一群带响的乌鸦。
一路风尘仆仆,张小川用了三个多小时开着摩托车起到了五谷县城,县城里过往车辆并不多,也许是年关,少有办公事的,所以开公车的很少,开私家车的更少,更多的是一些公交车来来往往,马路上行走的多是无忧无虑的年轻人和放假的学生们,他们三五成群,衣装新颖、时尚,也有不少看似一家人,手里拿着礼品,一看就知道是给亲朋好友拜年,也许今天才是大年正月初四还早的原故,街面两旁大多数的店铺都没有开张,所以县城反而感觉没有平时热闹和繁华,但这些店铺几乎个个大门上都贴着大幅的红红的春联,内容多数是写发财之类的,红色的大灯笼、小灯笼随处可见,有些机关单位楼顶还插了不少各种颜色的旗子,旗子在寒风中呼呼地响。
张小川开着摩托车稳稳地停在五谷县机关大楼的大门前,一个中年人走过来询问张小川,大概是门卫,他很负责地问张小川找谁,张小川很礼貌说找县委刘书记,一说找县委刘书记,那位中年门卫连忙打开了机关大院的电动门,张小川笑着对那位中年门卫说了声谢谢后,便开着摩托车轻车熟路往县委刘书记所居住的楼房驶去,大约用了十几钟的样子,张小川开着摩托车到了县委刘书记所居住的楼房底下,他找了一个空地把摩托车停好后,双手提着包好了的糍粑、年糕、腊肉和一壶烧酒就上楼了,到了县委刘书记家门前他按了一下门铃,开门的是刘娟,谁知刘娟看到张小川这身打扮忍俊不禁地一边笑着对他说,一边帮他拿东西:
“我当是谁啊,原来是我们的张副镇长,你怎么这身打扮,真象个基层干部,请进、快请进。”
刚一见面就被刘娟奚落了一番,张小川不好意思对她说:
“出门感觉太冷了,所以加了件军大衣,怎么是不是我这个乡干部很士气呀。”小川的语言和口气带有一点自嘲自讽。
“不是土气是惊奇,出乎意料,不过你穿军大衣看起来蛮威武、神气,真的。”
刘娟笑着对张小川解释。
“怎么一转身又夸上了,对了怎么不见刘书记。”张小川随刘娟进了她家的大门,笑着问刘娟,刘娟把张小川送给父亲拜年的礼物放好以后,又随手把大门关了,然后张小川随便坐,待张小川坐下以后,她一边帮张小川沏茶,一边神秘对张小川说:
“我爸正在厨房陪我李阿姨。”
“那个李阿姨。”张小川好奇疑虑地问刘娟。
“哦,是这样的,前不久熊副书记的夫人帮我父亲介绍了的一位中年妇女,她叫李雅兰,在我们县卫校当副院长,她和爸见过几次面,大家觉得挺满意,合得来,我也挺喜欢这个李阿姨,这不因为李阿姨身边没子女,所以今年我们仨人一起过的年,人虽少点,但大家过的非常开心、愉快。”刘娟简单地把关于李雅兰的情况说给张小川听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恭喜刘书记和你了,前几天我都在想,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过年,热热闹闹的,想到刘书记和你二个过年好冷清,今年有了李阿姨,情况肯定不同了,对了,等会我和这位李阿姨见面了怎么称呼。”张小川笑着问刘娟。
“你就叫她李阿姨,张副镇长你小坐一会,我去叫我爸。”刘娟微笑着对张小川说完之后,转身去了厨房,刘娟到厨房去了,因为家里有暖气,小川感觉有些燥热,于是脱掉了笨重的军大衣,他把军大衣和棉手套挂在客厅里一个立式挂衣架上,然后又返身回来一个单人沙发上坐下,谁知刚一坐下,张小川看见县委刘书记父女俩和一个笑容可掬的中年妇女来到客厅,于是他连忙起身笑脸相迎,笑着对县委刘书记说:
“刘书记您好,我来跟您拜年来了,随便跟您汇报以前的工作和后期的工作安排,最主要是请示去宁阳招商的事。”
“先吃午饭再谈工作,哦,忘了介绍这位李女士,想必刘娟已向你介绍了吧。”刘书记亲切地对张小川说。
“我进门后,刘娟向我简单介绍了一些李阿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