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如今不过日常吃些人参养荣丸调养身体,就整日里被人说道,可这贾府上下,平日里真的不吃药的主子有几个?贾宝玉还配着丸药日常吃呢!
要说起来,比起说是吃药,不如说是吃些保健品保养身体,黛玉先天有些不足,后天正是要好好调理,倒也不费事,同样配着点丸药吃着罢了。
要说贾宝玉等人那是贾府的正经主子,黛玉不过是客人的话。
薛家也是客人呀,薛宝钗吃着的冷香丸比之黛玉的可要新奇多了,甚至其他东西都容易得,当年那副药引子却只给了一份,要是早年做的那一坛子吃完了,以后又怎么办?
至于说其他的那就更好笑。
黛玉打赏的少些,说她吝啬,说她一个外来亲戚,又不是正经主子,吃的用的都是贾府里的,若是黛玉平日里表现出一些,又说黛玉铺张挥霍,不懂持家,可真是什么话都让他们说了。
至于说什么女红女德,那就更好笑了。
针线女红样样精通,这难道不是说的小户人家的女儿吗?
凭着黛玉的身份是嫁去大户人家做主母的,哪家还需要靠主母做针线度日了?
就陈景书从小在吴氏那里听来的八卦里,就有不少针线活儿十分普通,但管理持家是一把好手,外出交际更是八面玲珑的人物了。
就连吴氏自己,她平日里也是不碰针线的,要用什么,自有针线上的人做,也不必说什么做的用心不用心,针线上的还没疯呢,真有那糊弄的,该罚的罚,该撵的撵,也就好了。
就算是陈景书和陈孝宗两人,每年也只是过生日的时候才得吴氏做点东西。
莫说黛玉本就会做,就算不会,又怎么了?
简直不明白贾家也是好好的公侯之家,竟然也能穿出这种话来,难道他们家教养女儿是照着小户人家的要求来的吗?
初时听到这些话,陈景书还有些生气,但后来却越发觉得诡异。
这桩桩件件都是大家都有的事情,怎么在旁人那里不值一提的,到了黛玉这里就值得曲解一番拿出来说道了?
且若真的只是下人的流言,要么传着传着因为人多嘴杂,说的就不一样了,要么就是过了新鲜劲儿再也没人提起,可针对黛玉的这些议论,却一直都没怎么变,被把控的很好。
陈景书便觉得这后头可能有人在推动了,只是这人做的也隐蔽,再加上陈景书又不可能去审问贾府的下人,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头绪。
如今菖蒲来对黛玉说这话,也是告诉她,陈景书虽在外头,却也不会因几句流言误会她。
哪知道黛玉听了这番话却是忽的变了脸色,反而背过身去了。
菖蒲再一看,黛玉正拿着帕子擦脸,想必是哭了。
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话,菖蒲有些无措的看向紫鹃,紫鹃对她招招手,两人走到帘子外头去,见黛玉没有注意到,这才对菖蒲道:“你这话平日说倒也罢了,今日说,不是又伤她的心吗?”
菖蒲道:“这里头可是有什么缘由?还请妹妹告诉我吧。”
菖蒲记得在陈景书的描述里,黛玉虽会闹些小性子,但也只是对真正亲近在意的人才会如此,且她虽看着柔弱,实际上却是最能打趣人的,拿人调侃起来,十个陈景书都得认输。
听着倒不像是个整日自怨自艾愁苦的人,今日怎么说了一句话就哭了呢。